厦门会计之家

财经法规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

2012/1/4  来源:厦门会计之家

一、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

  会计法律制度包括(1) 会计法律(2) 会计行政法规(3)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。

  (1)会计法律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》

  ①制定主体: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.

  ②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》1985年1月21日通过,1985年5月1日起实施; 1999年10月31日修订,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。共七章52条

  ③法律地位:《会计法》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。(是会计的基本法,是会计制度、会计准则的制定依据。)

  ④会计法的适用范围:国家机关、社会团体、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。个体工商户没有明确列入适用范围。

  (2)会计行政法规。

  ①制定主体: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

  ②代表法规:

  《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》(2000.6.21国务院发布)

  《总会计师条例》(1990.12.31国务院发布)

  (3)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。

  ①制定主体: 国务院财政部门

  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《会计法》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、会计监督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。

  ②构成:A、 会计规章、B、 会计规范性文件

  A.会计规章:由财政部制定,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

  如:《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》、《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》、《代理记账管理办法》、《企业会计准则——基本准则》2006.2.15

  B.规范性文件:由财政部门制定以及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

  如: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》《企业会计制度》《小企业会计制度》《金融企业会计制度》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》《企业会计准则——具体准则》《企业会计准则——应用指南》2006.10.30.

  【注意】会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都属于国家统一制度,同时应各自作为多选把握。

说明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厦门会计之家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!

分享到:
首页
厦门会计从业考试>考试动态

相关资讯

推荐版块
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
返回顶部